上一篇介紹了資安的基本概念,這邊來講講常見的資安威脅,以下是關於四種資安攻擊型態:
1. 惡意軟體(Malware):
→ 設計來對電腦系統、網路和數據造成損害或未經授權訪問的軟體。這種軟體包括病毒、蠕蟲、特洛伊木馬、間諜軟體、勒索軟體等。
防範措施包括定期更新防病毒軟體、謹慎開啟附件和連結,以及教育用戶識別潛在的威脅。
2. 未經授權訪問(Unauthorized Access):
→ 是未經擁有權限的人或實體試圖進入系統、應用程序或數據的行為。這種攻擊可能是黑客入侵、內部威脅或者使用竊取的憑證,可能導致數據洩露、數據損壞、或者系統被濫用。
防範措施包括強化身份驗證、訪問控制、監控和安全培訓。
3. 系統崩潰(System Failure):
→ 指計算機系統的硬件或軟體出現故障,導致其無法正常運作而造成服務中斷、數據丟失和生產力損失。
防範措施包括定期備份、系統監控和修復、以及強化物理和數據安全。
4. 社會工程(Social Engineering):
→ 是一種攻擊技術,攻擊者試圖欺騙、誘使或操控人們以揭示敏感信息、提供訪問權限或執行不安全的操作。這種攻擊利用了人類心理學,通常包括偽造身份、釣魚郵件、偽裝成合法機構等。
防範措施包括教育用戶識別詐騙、強化安全策略和控制、以及實施雙重驗證。
說到這邊複習一下資訊安全目標是為了
保護數據、系統和資源免受未經授權訪問、損害或濫用的關鍵要務。
為實現這一目標,防護措施類型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它們各自在不同層面上提供保護。
1. 物理控制 (Physical controls):
物理控制是指實體層面上的安全措施,旨在防止物理設施和資源的未經授權訪問和損害。
ex. 閉路電視監控、入口門禁、生物識別技術、門禁卡、鎖和保險箱等。物理控制確保只有合法用戶可以進入特定區域,並幫助防止設備被竊取或損壞。
2. 技術控制 (Technical controls):
技術控制是在數位和軟體層面上實施的安全措施,以確保數據和系統的保密性、完整性和可用性。
ex. 防火牆、入侵檢測系統、加密技術、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、病毒掃描器等。技術控制可以防止未經授權的網絡訪問、檢測異常行為並防止恶意軟體入侵。
3. 管理控制(Administrative controls):
管理控制是指通過政策、程序和執行來管理組織的資訊安全。
ex. 這包括風險評估、安全政策制定、執行和監控、員工培訓和合規性審查等。管理控制確保組織有適當的安全文化,並確保資訊安全策略得到有效實施,以應對內部和外部威脅。
總之,這三種資訊安全防護措施類型通常結合在一起,以提供全面的安全防護。
簡單來說物理控制確保實體安全,技術控制保護數據和系統,而管理控制確保組織有適當的策略和程序來應對安全風險。